在門診工作中,經常遇到一些備孕期或孕早期的媽媽們,她們因為意外接受了X線、CT、MRI或乳腺鉬靶等放射性檢查而感到焦慮。她們擔心這些檢查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。結合最新的科學研究和醫學指南,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,幫助大家科學認知,減少不必要的擔憂。
首先,我們要了解的是,對于X線和CT檢查,它們使用的是電離輻射,高劑量的電離輻射確實有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,但這個風險與接受的輻射劑量和懷孕的階段密切相關。美國婦產醫師協會近年發布的相關指南提出,X射線輻射對胎兒的影響和風險,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:胎齡和輻射劑量:1、受精后0-2周,致畸劑量的閾值是:50-100mSV,主要影響是胎兒死亡;2、妊娠2-8周,致畸劑量的閾值是:200mSV,主要影響是先天畸形;3、妊娠8-15周,致畸劑量的閾值是:60-310mSV,主要影響是智力和畸形;4、妊娠16-25周,致畸劑量的閾值是:250-280mSV,主要影響是智力。由此可見:只要射線劑量不超過50mSV,一般不會造成損傷。那我們來看看平時常用檢查的輻射劑量:胸片輻射量大約0.023mSv,頭部CT輻射量為2mSV,胸部CT輻射量8mSV,腹部和盆腔CT輻射量10mSV,乳腺鉬靶檢查的輻射量大約在0.3-0.4mSv之間。在臨床實踐中,我們使用的輻射劑量遠遠低于對胎兒造成嚴重傷害的50mSv這個閾值。尤其是對于備孕期的女性,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而對于孕早期的媽媽們,雖然胎兒對輻射的敏感度增加,但只要不是長時間或大劑量的暴露,一般也不會造成問題。
MRI檢查使用的是磁場和射頻脈沖,不涉及電離輻射,因此對胎兒的影響非常小。乳腺鉬靶檢查雖然使用X線,但由于其輻射劑量很低,對備孕期和孕早期的影響也非常有限。
那么,如果意外接受了放射性檢查,我們應該怎么做呢?
1. 保持冷靜:不要過度恐慌,了解檢查的類型和輻射劑量,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。
2. 咨詢專業意見:及時向醫生咨詢,了解可能的風險和后續的監測建議。
3. 定期產檢:按照醫生的建議,進行定期的產檢,密切關注胎兒的發育情況。
4. 健康生活方式: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合理飲食,適當運動,保持積極的心態,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創造最佳環境。
雖然放射性檢查存在一定的風險,但在醫生的指導下,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這些風險。意外接受放射性檢查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對寶寶造成傷害。讓我們用科學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,不必過度恐慌,共同迎接健康寶寶的到來。
文稿/楊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