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患者健康教育制度
(一)健康教育的內容
1.對門診患者及家屬要進行一般衛生知識(個人衛生、公共衛生、飲食衛生)、常見病、多發病、
季節性傳染病的防治知識,簡單的急救知識、婦幼衛生、嬰兒保健、計劃生育等內容的健康教育。
2.針對住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
(1)介紹醫院規章制度,如查房時間、探視陪護制度、飲食制度。
(2)介紹病區環境、作息時間、貴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項、呼叫器的使用、科主任、主管醫生、責任護士及護士長。
(3)宣教:禁止吸煙,禁用電器,患者不能擅自外出等。
3.住院期間進行相關疾病知識宣教。
4.進行相關檢查、治療、用藥、飲食、休息、活動、康復鍛煉、心理健康知識的介紹、示范及指導。
5.做好術前準備及術后注意事項指導。
6.做好出院患者健康指導。
(1)出院帶藥的用法、注意事項。
(2)病情觀察、復查時間。
(3)有關飲食的注意事項。
(4)按時休息,保持良好的心態、做好功能鍛煉。
(5)預防疾病復發的方法、自我護理注意事項及特殊輔助儀器的使用方法。
(二)健康教育的形式
1.門診利用患者候診時間進行集體講解、電視宣教。
2.利用宣教欄、宣傳圖畫、健康處方等形式進行宣教,做到標題醒目、內容通俗。
3.工休座談會:向患者宣傳醫院制度及健康知識。
4.個別指導:結合病情、家庭情況、生活條件做具體講解。
(三)健康教育要求
1.健康教育應貫穿在護理過程中,護士應對每位住院病人有計劃、有目標、分階段地實施健康教育,并進行效果評價。
2.責任護士應認真評估分管病人及家屬的需要和理解能力,進行針對性教育,使之能很好的配合醫療和護理,減少疾病復發和并發癥,盡早恢復健康,護理質控小組定期檢查護士完成健康教育情況。
3.每月一次工休座談會,有健康教育內容記錄。
4.病區健康教育宣傳欄專人負責,內容需體現專科特點,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把關,每季更換,
如遇醫院組織宣傳隨時更換,其內容、形式有記錄可查。